6月下旬,走进位于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的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目之所及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俨然一座花园式工厂。
(资料图)
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厂区环境。
在该公司的固体制剂车间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作业声响,药品被机器通过负压操作包裹在一粒粒的胶囊之中。“现在正在生产的是益肺止咳胶囊,它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咯痰。这个机器每分钟可生产3600粒胶囊,一天最多可生产160万粒。”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师玉说。
车间的另一头,在全自动高速装盒机的运作下,一排排生产出的胶囊通过传送带被整整齐齐地包装成盒,然后由工人进行核对,整个生产过程高效安全有序。
工人核对药品包装。
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药品生产、研发、销售、批发于一体的综合大型医药企业,被认定为2023年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依托黔东南州苗医苗药发源地的资源优势,公司深入挖掘苗医苗药精髓,研发出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特色苗药“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是具有国家专利的独家苗药,荣获贵州名牌产品。
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苗医,该公司实现从传统苗药、散剂、胶囊剂的“三级跳”。据了解,益肺止咳胶囊原名为疗肺散胶囊,组方来源于黔东南州民间验方,由国内中医药专家结合中医治疗虚痨理论加减而成,1969年由凯里制药厂〔现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以散剂形式用于临床,1982年经相关部门批准改为胶囊剂。
药品出库运送。
“目前公司生产的药品总共有27个品种,设有3个车间,5条生产线,正在热火朝天生产纯正苗药,安全性高,在市场颇受欢迎。”王师玉说,“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公司产值从最初的800万元到去年的近1.3亿。以今年来说,1月份益肺止咳胶囊产值达3000万,第一季度总产值是6500万,今年预计产值将达到2亿。”
通过企业用工和中药材采购,该公司还带动了当地1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在这里工作了6年的文胜梅便是其中之一。
文胜梅(左二)在包装药品。
“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包装药品,现在正在包装的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文胜梅说,“我们的工资是按工时算的,我每天大概能包10多件药品,一件有120盒,我一个月大概能拿到五六千块钱工资,而且离家近,我很满足。”
黔东南州中药材资源丰富,据王师玉介绍,该公司进购的药材约有40%来自当地,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气候条件,今年公司计划在雷山县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隔山消药材,打造地道“黔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
编辑 夏华
二审 李丽
三审 熊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