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2023年第8期人文社科中文好书榜

2023-07-31 14:04:50     来源 : 搜狐文化

【搜狐文化】“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2023年第8期(总第49期)又和广大网友见面了,该榜单由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与媒体联合推出,致力于推荐优秀中文原创图书,每月初定期更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琴门徘徊录》

严晓星 著 《琴门徘徊录》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3.8

《琴门徘徊录》是一部以古琴为中心的文化随笔集,内容涉及古琴的历史、人物、制作以及相关文化,有札记、随笔、掌故等诸多体裁,是学术作品,而不采用学术的形式,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全书分古代、近现代两部分,配以一百张以上的重要图片,书中文章部分刊于《文汇报·笔会》《万象》《读书》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首次面世。作者严晓星为著名古琴学史学者,著作丰富,广受欢迎,本书为他的最新古琴学史文章合集。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林小英 著《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雅理、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3.7

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左传》全文通识读本

刘勋 编著《〈左传〉全文通识读本》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丨2023.7

本书是先秦儒家经典《春秋左传》的简体横排注解读本,共分为六册。作者以中华书局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为蓝本,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十余年间不断修订,最终整理成书。本书吸取西方学者研治古典作品的学术方法,采用《春秋》《左传》按事件匹配的全新结构,对正文进行精细分段、标记,并将人名、地名索引散入正文以方便查找。

本书注解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扩充,融入近年来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大量新成果。参考资料编录大量传世及新出土文献相关篇章,鼓励广泛涉猎、融会贯通。正文中配有150余张古文化遗址图、古城址图及出土器物图,展现春秋时代的真实面貌。参考资料中还附有70张彩色地理示意图,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春秋时代的政局。

《礼以义起:传统礼学的义理探询》

吴飞 著《礼以义起:传统礼学的义理探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丨2023.8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礼”的精神,找到“礼”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西学”转向“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重要论争、经典文献、服制流变等,予以重新梳理与诠释。在为传统礼学研究开拓新路的同时,也在文字、文献、服制、器物的流变中探询着中华礼乐文明的真精神。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

谭帆 等 著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丨2023.5

本书回归中国本土立场和语境,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整体状况及四种文体类型——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和章回体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化了对其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全书共分六编,第一编“总论”从宏观角度论述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如“小说”术语的演化、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差异、古代小说“图文评”结合的文本形态等。第二编至第六编,以小说文体的历史流变线索为经,以流变过程中重要的文体现象为纬,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探索了从先秦两汉到晚清民初中国小说文体的发展历程。以这样系统的理论格局和宏大的篇幅来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在海内外学界尚不多见。

《治道之统: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的原型与定型》

孙明 著《治道之统: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的原型与定型》 三联书店·上海公司丨2023.6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通论。中国之“道”是“务为治”的治道。“治”是合天地、社会、人生与人心的整全之治。治道由皇、帝、王、伯累世而来,命、位、君、师、作、述、明、行等概念织就“道权”之网。

圣王不再世,孔子不得位。道不完,治出二,王霸杂,失其统。士人在明道与行道的分合之际,界定传道身份,讲明王道真义。王道何以超越古今?直到宋儒“向上透一著”,贯通皇、帝、王之道,进入“全体大用”的境界。不泥法制,不惑玄想,尊王黜霸,治出于一,治道从而有道统。

本书挑战了道统—治统二分论及既有的政教合一认知,重新解读“皇帝王伯”等重大概念,深入分析“向上透一著”等“大事因缘”,会通礼制与思想,基于对若干富有“支点”意义的问题的深入研究,穷源察远,冷静裁断,贯串出一条新的线索,建立了一个颇具学术雄心的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范式。

《大融合:北朝一百四十年》

张玮杰 著《大融合:北朝一百四十年》 现代出版社丨2023.7

一部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简史。本书主要讲述了北朝约一百四十年(439—581)的历史,细致地阐述了北魏的兴起、北魏的分裂(东魏、西魏)、北魏的灭亡(被北齐、北周取代),以及杨坚在北周坐大,篡周一统天下的过程。这是一段民族大迁徙、民族大融合,思想和社会大变革的历史,经历痛苦的动荡、转折和改革,酝酿了大一统的隋唐盛世。

本书以史料为本,气势恢宏,逻辑性强,文字流畅,讲述简洁。作者注重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既有遮云蔽日的战争场面,又有扣人心弦的党争,还有跌宕起伏的后宫争斗。书中既注重讲解历史故事,又普及人文知识,让人物与故事相得益彰,故事更有味道,人物形象更为饱满,可读性更强。

《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

黄博 著《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浙江大学出版社丨2023.7

该书以文人士大夫的文艺生活为核心,通过描绘宋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村儒的日常生活,展现宋人的神采风韵。作者以宋代各阶层文化人的文艺故事为叙事主线,揭示宋韵文化的审美意涵和生活情趣。特别是选取代宋代文艺生活中的代表性人物作为主角,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轶闻和逸事,将宋韵文化的学术成果以通俗易懂、赏心悦目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作者流畅轻快的语言,配以宋代文化的艺术结晶——绘画、书法及各种文物,将文学性与视觉性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地让读者多方位地感知宋代文艺生活的各种应用场景,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生动的现场感。

《士人走向民间: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

王瑞来 著《士人走向民间: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丨2023.7

本书是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作者以“宋元变革”为视角,从宋元之际士人精英的命运切入,展现了他们金榜题名后不得不面对“千人竞渡”、仕途升迁艰难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许多科举及第的士人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做官转为经商、教书、经营田产、出家等,流向开始多元化。书中案例鲜活,史料翔实,作者将宏观勾勒与个案考察结合,展示了宋元变革下社会转型的种种样相,探索了明清地域社会、乡绅社会形成的基础,从大历史视野将唐宋变革与宋元变革上下连贯,勾勒中国社会由南宋历元、进入明清、走向近代的步履。

《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

杜正贞 著《以山为业:东南山场的界址争讼与确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丨2023.7

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对山林寄托以出离尘嚣缰锁、比邻烟霞仙圣的想象,但现实中的山耕、山居,是另外一部历史。“以山为业”一方面是说人们以山场为生计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说人们围绕着山场资源形成各种权利关系,这些权利关系,在传统中国通常被笼统称为“业”。

唐宋以来,东南山场被加速开发。从最初的“无主”状态,即山场上的所有资源对所有人都开放,到山场被现代测量手段精细测量划界、人们以各种权利证明对山场中的特定资源和各种权利进行确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界”的出现,是这个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界”是山场确权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也是山区的人们在“以山为业”的实践中,逐渐创制并明确的一套有关山场的知识。

《南诏大理国兴衰史》

方铁 著《南诏大理国兴衰史》岳麓书社丨2023.4

延续500余年的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以云南地区为中心建立的两个地方政权,也是西南边疆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地方政权。本书全面阐述南诏、大理国崛起、兴盛与衰亡的过程,包括南诏、大理国兴衰的时代条件,南诏与唐朝、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南诏、大理国兴衰对云南与西南边疆的影响,南诏、大理国兴衰产生的全局影响,南诏、大理国完成云南地区的局部统一、推动边疆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唐宋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等问题。

《拼图与解码:成都平原古代文明研究》

李明斌 著《拼图与解码:成都平原古代文明研究》 巴蜀书社丨2023.5

古代成都平原的内涵比较独特,与周邻其他考古学文化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区域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类型迥异,进而在文化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拼图与解码:成都平原古代文明研究》是作者从业近30年来关于成都平原古代文明研究的论文集。本集收录22篇论文,共6个篇章,分别为“文明探源”“序列建构”“遗迹透视”“器物解码”“平原之外”“城市足印”,作者从考古材料入手探讨成都平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面地揭示成都平原文明中心转移的意义。

《吴宓的精神世界》

周轶群 著《吴宓的精神世界》 商务印书馆丨2023.6

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然而,时至今日,吴宓的学术成就和主张仍未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形象也往往失之于脸谱化和标签化。有鉴于此,本书集中选取了三个点:吴宓毕生用力至勤的一个领域(世界文学),至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四大宗传)和至为喜爱的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通过细读其日记、诗文、年谱、书信和讲义,力图呈现出吴宓学术和思想的具体内涵与多重维度。作者用大量篇幅将吴宓与同时代的一些重要学者进行对比,以彰显他对于古今、中西、新旧之间的关系,四大宗传在人生和文学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等问题的独特认识。由此,我们得以理解在何种意义上吴宓作为一个忠于传统的开创者、一个高度开放的保守者和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

《弄假成真:近代上海医药广告造假现象透视》

张仲民 著 《弄假成真:近代上海医药广告造假现象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丨2023.5

本书以晚清上海报刊上的医药广告造假现象为研究中心,重点围绕近代的两个著名假补药燕窝糖精和艾罗补脑汁展开,兼参考民国初期的医药广告资料,注重讨论报刊医药广告的制作过程、叙述结构和修辞特色,医药广告的读者及消费者反应,名人代言的医药广告情况,医药广告中的借名造假现象等,并在近代中国的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打造的视角下检讨医药广告对近代中国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如其对“东亚病夫”形象与记忆塑造的影响,以此来讨论医药广告中的虚假宣传导致的社会影响问题,揭示商业勾连身体、种族、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消费文化、身体文化及政治文化的过程。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希望与既有的医药广告研究进行区隔,也希望借助更为丰富多元的资料收集与较为细致的解读,填补相关研究中的空白。

《播种“主义”:上海报刊与江南红色文化的塑造与传播(1919—1927)》

瞿骏 靳帅 武小力 著《播种“主义”》 上海书店出版社丨2023.5

本书为“江南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主要是利用和研究五四运动中在上海五份著名报刊——《民国日报》特别是其《觉悟》副刊、《学生杂志》、《东方杂志》、《时事新报》特别是其《学灯》副刊、《星期评论》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红色文化在上海生发、形塑的过程以及在江南社会的传播、拓展过程;另一方面,讨论处在江南社会的知识人对上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思想、新刊物进行选择阅读、选择接受的过程,进而探讨上海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江南红色文化的关系。

《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

熊月之 著 《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上海辞书出版社丨2023.7

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以学术为支撑,深入分析了上海作为“魔都”的种种表现、形成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解读了“魔都”的魔象、魔力与魔性,为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打造全球性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化支撑。本书视野宏阔,史论融合,分析细致,见解独到,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在诸多上海史研究专著中独具一格。

《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

邹赜韬 著 《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丨2023.7

四季轮回,可口食材数不尽。一年终始,应景美味吃不腻。江南的福气在此,江南的日常如此。作者勤挖史料、巧运笔触,真切而细腻地再现了百年前江南民间饮食的状貌与流变。本书是洞察近代江南民风民俗的“饮食方志”,是亲近百年前水乡日常生活的“访古指南”。

《刘九庵讲书画鉴定》

刘九庵 口述 刘凯 编《刘九庵讲书画鉴定》上海书画出版社丨2023.6

本书为上海书画出版社“鉴真馆”系列之一,为刘九庵的书画真伪鉴定文集。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从摹、临、仿、代、改、造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书画的作伪。第二部分是“书画伪作辨析”,是由1994年刘九庵赴台北讲座的笔录整理而成,首次整理出版。讲座内容为包括王羲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沈周、郑燮等在内的十几位古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真伪鉴定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历代作伪的手段以及鉴定方法。全书均根据文稿配以高清图版,全彩印刷,为中国古书画鉴定学习者和爱好者的必读书籍。

《合璧:墓志中的南北朝书法体系》

李跃林 著《合璧:墓志中的南北朝书法体系》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丨2023.7

南北朝是书法史上二王传统形成的时期。但在古代书法文献记载中,北朝以至于隋的书法几为空白。清朝碑学兴起,使得北朝碑刻书法进入了书法史,而碑学学者往往受限于时代或个体的理念,每每郢书燕说,所建立的书法系统难以自圆。

本书在整理南北朝日渐丰富的出土书法材料之外,还对南北朝书法理念的建立和传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依据视觉原则和量化数据,将南北朝丰富的碑刻书迹一一归位,最可能接近真实地恢复了南北朝和隋代的书法体系,可谓南北朝书风、文献与书迹的合璧。

《本行内外:李伯重学术随笔》

李伯重 著《本行内外:李伯重学术随笔》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丨2023.7

本书为著名经济史学家李伯重的学术随笔集。全书共分六辑,前两辑分别收录经济史之内的学术短文和经济史之外的历史研究短文。经济史之内,从田舍犁搭写到江南奇迹,从资本主义萌芽写到全球经济开端;经济史之外,从“上海小男人”写到江南妇女地位,从江东文化写到丝绸之路。将广阔的历史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三辑聚焦古代文化,以多篇文章阐述古代中外的“文明交流与融合”;第四辑或忆旧或论今,讨论中国学术界的“为人与为学”;第五辑讨论对外国学界的学术争论及作者亲身见闻;第六辑为杂谈,主要论今日中外国度对历史遗址的保存和对历史人物的讨论。全书学理性和趣味性结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轻学术”随笔集。

《知哺集》

宁稼雨 著 《知哺集》凤凰出版社丨2023.6

《知哺集》是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的散文合集,分为亲炙篇、至恩篇、至情篇、滋学篇四部分,回忆自己的求学成长之路,感恩有生以来对他有过各种帮助提携的诸多师友。所怀师友多为当代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各种影响的重要学人,如刘叶秋、孙昌武、徐世政、朱一玄、敏泽、卞孝萱、程毅中、金庸等,展现了一代教师、学者的治学经验、教育方法及高尚品德,同时也对作者的整个求学经历进行回顾总结,表达了对良师益友的真挚感谢。

联合推广媒体:搜狐文化、文汇学人、澎湃新闻·翻书党、凤凰网文化、《中国研究生》,欢迎更多出版部门和媒体加入“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X 关闭